详解阅兵准备:坚持实战标准,在有限时间利用北斗定位、智能评估等辅助训练
用微信扫码二维码
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
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,9月3日将举行盛大阅兵式。8月20日,国务院新闻办举行新闻发布会,介绍阅兵准备有关情况。
会上,中国人民解放军中部战区阅兵指挥机构办公室常务副主任、政治工作部少将副主任徐贵忠介绍,这次阅兵有很多新设计、新特点,参阅官兵来自不同类型部队,首次亮相的新型武器装备占比非常高,而且装备方队和空中梯队大多是混合编组,这些都给今年阅兵的训练和保障提出了很高要求。
发布会现场 据国新网
徐贵忠表示,阅兵动用上万人、上百架飞机、数百台地面装备,要实现整齐划一、精准协同、米秒不差,如同组织一场战役,整个阅兵的筹划准备和组织指挥,需要科学的训练和周密的保障。
据介绍,抓阅兵训练中,主要把握几点:一个是,坚持实战标准。坚持把阅兵准备作为锤炼官兵战斗作风、检验部队指挥、协同和保障能力的练兵机会,依托战时指挥体制指挥阅兵行动,采取作战推演方式研推方案计划,特别是一些新型装备,部队接装不久即按受阅标准进行高强度训练。
另一个是,注重科学训练。这次阅兵比以往准备的时间要短,加上受阅部队还有许多其他的任务,在有限的时间里,注重利用北斗定位、智能评估等系统和模拟仿真手段,辅助开展基础训练、编队训练、空地协同训练、复杂场景训练、特情处置训练,以及训练的考核评估。
再一个是,激发练兵动力。注重用抗战精神强化历史担当,用光荣受阅激发政治热情,用英模部队传统激励高昂斗志,特别是6月24日阅兵消息发布以后,相关省份对受阅官兵表达关心关爱,八一前后广泛开展了走访慰问活动,这给予受阅官兵很大鼓舞,增强了他们的荣誉感责任感。
徐贵忠表示,这次阅兵准备,无论是受阅人员的训练生活,还是装备的维护保养,都需要强有力的保障支撑。工作中主要把握了几点:一个是,注重把联勤的优势发挥出来。按照联战联保的要求,充分依托区域联勤保障体系,对阅兵活动实施精准有力保障。
另一个是,注重加强新装备的管理保障。这次参阅的装备数量型号达上百种,按照战时要求,编组了精干的保障力量,装备联合保障实现了向战术层面的延伸,全程高效支撑高强度、快节奏地训练实施。
再一个是,注重厉行节约、务实高效。贯彻勤俭建军的要求,充分依托既有训练场地和保障条件展开准备,最大限度地提高资源利用率,相关经费支出大幅减少。
徐贵忠说,从近期组织的演练看,受阅部队已基本做好接受检阅的各项准备。
红星新闻首席记者 吴阳
特别声明:以上内容(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)为自媒体平台“网易号”用户上传并发布,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。
Notice: The content above (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)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,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.
來源:網易新聞